英語學習英語學習方法

文化翻譯與文化傳真對比

本文已影響 2.79W人 

文化翻譯是指在文化研究的大語境下來考察翻譯,即對各民族間的文化以及語言的"表層"與"深層"結構的共性和個性進行研究,探討文化與翻譯的內在聯繫和客觀規律。接下來,小編給大家準備了文化翻譯與文化傳真對比,歡迎大家參考與借鑑。

文化翻譯與文化傳真對比

1.文化翻譯與文化"傳真"

文化"傳真"在此意指文化翻譯的基本原則。它要求譯語要從文化義的角度準確地再現原語所要傳達的意義、方式及風格。換言之,就是把原語的"形"、"神"在譯語中原計原味地體現出來。由此可見文化"傳真"的研究是翻譯中的關鍵部分。翻譯之所以不那麼容易,乃是因爲語言反映文化,承載着豐厚的文化內涵,並受文化的制約。一旦語言進入交際,便存在對文化內涵的理解和表達問題。這就要求譯者不但要有雙語能力,而且還有雙文化乃至多文化的知識,特別是要對兩種語言的民族心理意識、文化形成過程、歷史習俗傳統、宗教文化以及地域風貌特性等一系列互變因素均有一定的瞭解。正是以上這些互變因素,英漢民族的語言文化體現出各自特有的民族色彩。比如《紅樓夢》中有這麼一句話"……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是嫡親的孫女似的。"一般認爲,嫡親的孫兒、孫女的血緣上要親過外孫、外孫女。王熙鳳這句話無疑是指林黛玉氣質不凡,就像賈母的孫女一樣,藉此來討得賈母的歡心。如果將這句話譯成"She doesn't take after your side of the family, Grannie. She's more like a Jia."這樣便有貶損賈母孃家之嫌。諳熟中國傳統的楊戴伉儷將這句話譯爲"She doesn't take after her father, son-in-law of our old Ancestress, but looks more like a Jia."該譯文使鳳姐的言外之意表達得貼切到位,把中國這種封建家庭的傳統意識忠實地傳達給了讀者。

有時即便對某成語典故的文化含義有所瞭解,但在翻譯中不能根據語境靈活處理,也有可能達不到"傳真"的效果。比如"a dog in the manger"常被直譯爲"狗佔馬槽",但用在下面的兩例中似乎就不合適了。

例一:Let me have the skates. You don't know how to skate. Don't be a dog in the manger.

譯文:把冰鞋給我,你不會滑冰,不要狗佔馬槽。(此句中劃線部分應該譯成"不要佔着茅坑不拉屎"爲妥。)

例二:There you are the dog in the manger! You won't let him discuss you affairs, and you are annoyed when he talks about his own.

譯文:你狗佔馬槽!你不讓他談你的事,可他講他自己的事你又惱了。(此句中劃線部分應譯爲"你不幹還不讓別幹!"才達意。)

英漢兩民族的宗教信仰不同,自然也會體現在語言方面。英語中出現的文化主要是文化《聖經》在整個西方文明的形成和發展中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與之相應的是在我國影響極爲深遠的佛教文化。兩種文化在思維習慣上、語言表達形式上,詞彙意象和含義上,都有着自己的特色,故翻譯時特別要引起注意。例如Hawkes把《紅樓夢》中的"阿彌陀佛"竟然譯成"God bless my soul",把上帝拿來代替佛教的無量壽佛,這很可能讓西方人以爲中國人也信奉上帝。這樣的譯文大大地削減了中國文化內涵。又如"天誅地滅"這一成語運用"天"、"地"作爲最高權力的象徵,但它只能適用於深受天道觀影響的中國,故不能用反映信仰的"God"取代。某些含異域感情色彩的詞語的翻譯也是一個難點。

由上可見,"文化翻譯"的的確確是在"文化研究的大語境"下做翻譯,而文化"傳真"是做好文化翻譯的關鍵。

2.翻譯中文化"傳真"度的把握

文化"傳真"不僅僅指忠實原語,而且是在考慮異域文化的前提下尋求一種最佳的翻譯方法。至於什麼是它的"度"還沒有固定的定規可循,所以如何準確地把握它的尺度還有待譯者經過長期的磨礪和探索。筆者擬就雙語轉換的"度"這個問題從以下三個方面談談自己膚淺的認識。

2.1 探究詞語的歷史、社會背景意義及文化內涵,準確把握文化"傳真"

文化翻譯既要考慮歷史、社會背景,又要注重那些有同有異,大同小異,同中有異的詞語,譯者要保持清晰的思維,既要注重文化深層的蘊含,又要了解語言表層含義的異同之處。

2.1a 擺脫性忌諱和性壓抑的民族心理制約

不同民族的社會風尚,倫理道德的異同,有時也使原文難以予以忠實傳譯。比如在法國,男女間一旦可以親吻嘴脣,那就幾乎等於可以同牀共枕了。所以爲了照顧民族習慣,怕有傷使用譯文語言國度的風化,法國人在翻譯英國小說時,將英國式父女親嘴改爲法國式父女擁抱。顯然這是有異於原意的改寫,不能達到"傳真"效果。

《羅密歐與朱麗葉》中有這麼一句話:He made you a highway to my bed, But I, amaid, die maiden-widowed.

受到我國幾千年禮教文化干擾的前輩翻譯家朱生豪把此句譯爲:他借你(軟梯)做牽引相思的橋樑,可是我卻要做一個獨守空閨的怨女而死去。此句中的"死"被悄悄地譯爲得體得多的"相思",因而產生了經不起推敲的語病。在傳統的中國文化中,一個尚未出嫁的閨女怎能直截了當地說出要她的心上人"上我的牀"呢?情感、價值觀發生了變化的90年代的翻譯家方平,衝破了性忌諱和性壓抑的民族心理束縛,把此句改譯爲:他本要借你做捷徑,登上我的牀,可憐我這處女,活守寡,到死是處女。方譯顯然更貼近原文的本意。

2.1b 切勿被表層含義所迷惑

例如"骨鯁在喉"是有話要說,非先吐之而後快,而"have a bone in one's throat"則正好相反,是把骨頭卡了喉嚨作爲不願說話的藉口。又如中國成語"知子莫如父"與美國的成語"It is a wise father that knows his child"似乎形式與意義上都很相近,其實涵義相反。漢語強調父親最瞭解孩子:英語卻用"It is (a wise father) that…"這種句型來反襯即使父親也不一定了解孩子。再看下面的諺語:The nearer the bone, the sweeter the meat. 有人把它譯成"越是貼骨的肉越香",那就只會使人想到作爲食品的肉類。這僅是對字面表層含義的理解,它真正的喻義是"slim people are more attractive than fat people."請看下面的例句:

A little skinny … for my taste, but like my ol' dady used to say; the closer the bone, the sweeter the meat.

譯文:就我的眼光來看……瘦了點,不過我老爹常說:愈不長肉愈俊俏。

有些帶有宗教色彩的成語也值得注意。例如:Lick/Kiss the dust (《彌加書》第七章第17節)不能冒失地譯成"五體投地"或"頂禮膜拜"。該成語深層喻義是"卑躬屈膝,忍受侮辱",其貶責之意與漢語中的"胯下之辱"略有相同之處。

以上譯語例子都是注意了詞語表層字面的含義,而忽略了受其文化特性制約的深層意味。

2.1c 把握原文中人物的心理特徵和事物的本質特徵

形神兼備的比喻在描繪人或物外觀的同時,也揭示人物的心理狀態的精神實質。它寓神似於形似之中,使形似的比喻更具有實感。例如:He (Prebel) looked at the clock. The big second band was sweeping1 down like a guillotine. (Pat Frank) 此例中,秒針與鍘刀在外在相似點在於其下落迅速,內在相似點在於兩物--時間和鍘刀--同樣無情,正在逝去,而他(Preble) 應下決心的時刻卻在一秒一秒地逼近。又如:Beauty is but flower, which wrinkles will devour2。外觀上,"beauty"和"flower"兩者都很美,但最終都會被吞噬,本質上兩者具有mortality(必死性)這一特點。

2.1d 找準直譯、意譯、註釋三者的"契合點",體現原語的文化風貌

例如:There is a mixture of the tiger and the ape in the character of a Frenchman.

a. 法國人的性格混合有老虎和猿的成分。

b. 法國人的性格既殘暴又狡猾。

c. 虎惡狐狡,兼而有之,這就是法國人的性格。

以上的譯文C是直譯和意譯融爲一體的最佳體現。

又如:It seemed strange that the various editors should permit such redundant3 flogging of dead donkey, unless perhaps they had a suspicion that after all the donkey might not be quite dead, and wished to make sure.

譯文:奇怪的是,還有編輯竟允許一再鞭打死驢--重複已成定論的東西,除非他們也許懷疑驢子可能沒有完全斷氣,想證實一下。(此句中帶點的部分意譯,其它部分直譯。直譯保持了原有的表達方式,意譯體現其內在含義。)

在美國中篇小說《街頭女朗瑪吉》中,有一句母親說女兒的話:An 'after all her bringin' -up what I tol 'her an' talked wid her. She goes the d' bad, like a duck teh water. 這裏Like a duck to water是個很貼切的比喻,很容易被中國人接受。於是孫致禮先生把全句譯爲"我生她養她,叮嚀來囑咐去,她還是去做那傷風敗俗的事兒,跟鴨子下水一樣有癮頭。"這樣的形象直譯,即保持了異域文化色彩,又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還有些英語成語引喻了《聖經》中的人物。如果採取直譯加註的話,就能把原文的喻義如實地展示出來。例如:as old as Methuselah, as rich as a Jew, as wise as Solomon。瑪士撒拉(Methuselah)是《聖經》中以諾之子,據說享年969年;古代猶太人多因高利貸盤剝蓄財,猶太人(Jew)就成了富人的代名詞;所羅門王(Solomon)是《聖經》中記載的古代以色列王,以智慧著稱。

直譯有時能保持原文的生動形象,補充或豐富漢語詞彙,使譯文新鮮有力,該譯法在政治用語上尤爲多見,如:Lame duck--跛鴨(即將卸任而未重新當選的官員);Dark horse--黑馬(原來不爲人知,意外取勝的候選人或選手);a stick-and-carrot policy--大棒加胡蘿蔔政策,等等。這種直譯法首先應該考慮在漢語能夠接受的前提下進行。

2.1e 留神帶有異域感情色彩詞語的翻譯

不同的民族對一些具有文化義的動、植物詞以及季節詞的屬性和特徵的認識往往有異同之處,故而產生了豐富的聯想,並出現了許多既有共性又有個性的隱喻現象,使英漢語中的某些詞語產生了褒貶、好惡、悲歡等濃郁的感情色彩。

英漢習俗差異最典型的莫過於對某些動物的態度及其深層的文化內涵。中國人十分喜愛貓,用"饞貓"比喻人貪嘴,常有親暱的成份。而在西方文化中cat"貓"被用來比喻"包藏禍心的女人",在中國人的心目中"山羊"是個褒意詞,而英國人卻視"goat"爲色鬼,淫蕩的人。莎劇《羅密歐與朱麗葉》第二幕第四景中Mercutio譏諷老乳母爲娼妓時,用了hare一詞:

Romeo: What has thou found?

Mercutio: No hare, sir.

梁實秋先生把這段話譯爲:

羅:你發現了什麼?

墨:倒不是野雞,先生。

hare本爲野兔,俗語是娼妓之意,相當於漢語中的"野雞"。"野兔"變成了"野雞",恰好又與"野妓"諧音雙關,真可謂譯到好處。

漢語中某些植物詞喻意也很深刻。"楊柳"可喻"風塵女子"、"輕浮、無情的女子"以及妓院等,如"水性楊花"、"花街柳巷"、"尋花問柳"等。英語的willow卻是悲傷命運的象徵。柳樹的形象在莎士比亞的戲劇中,是和奧菲莉和黛絲泰蒙娜的悲慘命運聯繫在一起的,黛絲泰蒙娜在離開人世之前唱的正是柳樹之歌。

中國文化往往將"悲、涼、傷、愁"與"秋"連在一起。秋風一起,涼意頓生,便有"逢秋悲寂寞",生出許多"幽怨悲愁"的情愫,如:蔣士"淚與秋河相似,點點注天東";歐陽修的"夜靜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起皆是恨"等名句。而英語的autumn卻正好相反,它不僅沒有"愁滋味",而且常與"寧靜的秋日情調"聯繫在一起,如"秋語、秋蛩"等;"秋聲"也常有歡樂之意。在翻譯中對這些色彩詞語得仔細斟酌,不留意便會出現"文化失真"現象。

2.2 不要給"洋人"穿上"長袍馬褂",原汁原味地體現文化"傳真"

魯迅先生在談翻譯時特別強調要注意異國情調,也就是所謂的洋氣。此處"洋氣"是指保存原語所蘊含的異域文化特色,不要使英語說法帶上特有的中國色彩。

2.2a 字面翻譯有時優於意譯

例如:as gentle as a lamb(像羊一樣溫和),as gay as a lark(像雲雀一樣歡躍),as proud as peacock(像孔雀一樣驕傲),as ugly as a toad,(像癩蛤蟆一樣醜陋),as hard as flint(像燧石一樣堅硬),as like as two peas(像兩顆豆一樣相像)。這樣處理既傳達了形象,又爲譯文增添了異國風情。

當然刻意追求"洋味"和"形象"有時也適得其反。

例如:With determination, with luck, and with the help from lots of good people, I was able to rise from the ashes.

譯文:憑着我的決心,我的運氣,還有許多善良人們的幫助,我終於得以東山再起。(此譯文中捨去了鳳凰焚身的形象。倘若一味強調原文的"形象"和"洋味",直譯爲"我終於人灰燼中獲得新生。"那就使人不知所云了。)

2.2b 避免把漢語鮮明的民族或地方色彩強加到譯文中去

例如:英語成語(a region) flowing with milk and honey 來自《聖經》,牛奶和蜂蜜是西方人熟悉的食品,這一成語如譯成漢語的"魚米之鄉",雖然意思相近,但未免有些不倫不類了。故還是譯成"物產富饒之地"比較合適。又如:When Greek meet Greek, then comes the tug6 of war.此諺語源自古希臘城市對馬其頓國王腓及亞歷山大的頑強抵抗,以後常用來說明兩個勇士或兩支勇敢的軍隊發生戰鬥時,打鬥激烈的場面。有人把它譯成"張飛遇張飛,殺得滿天飛"。此句中張飛是我國的歷史人物,在英國並無其人,故不宜在譯文中出現。此句譯爲"兩雄相遇,其鬥必烈"更彼具"原味"些。

2.2c 注意"洋味"中"土氣"的處理

英譯漢時不僅要保持譯文中的"洋味",而且還要特別注意"洋味"中的某些"土氣",即那些通過語法或語音變異所表現的不規範語或者俚語。這種表達法可以用來渲染人物的個性,體現人物的文化層次以及所處的社會地位等。比如:

"I kept it from her after I heard on it," said Mr. Peggotty, "going on nigh a year. We was living then in a solitary7 place, but among the beautifullest trees,…"

"起那時俺聽了消息後,"闢果提說:"瞞着她快一年了。俺們那時呆的地方挺背,前後八方的樹林子說不出的最漂亮,……"

原文闢果提先生的話錯誤百出,說明他所受的教育不多,不是上流階層的人物。譯文儘可能地把表層結構的這一特點做了如實傳達。假如把譯文中劃線部分改爲"我聽到那消息後","我當時住在一個僻靜的地方,周圍有十分美麗的樹……"這種譯文雖然通順,但有悖於原文,原有的"土氣"已喪失,不利於再現闢果提說話的口吻與神態。又如《苔絲》中有這麼一句話:

"O no-I wouldn't have it for the world!" declared Tess. "And letting everybody know the reason-such a thing to be ashamedo'!"

"不能,俺豁着死了,也不能那麼辦!"苔絲驕傲地大聲說。"這樣的事情要是讓別人知道了,還不得把人臊死嗎?"

母親叫苔絲找一個跟她跳舞的男伴陪她上集去賣蜂窩。苔絲覺得這樣不成體統,堅決不答應。原文中for the world表示強調,to be ashamedo是不規範的語言,張谷若先生的譯文使用"豁着死了"和"把人臊死"等俚語,不僅同原句語體相貼,而且符合農村姑娘的語體口吻;同時也把苔絲淳樸、善良、羞澀的性格呈現在讀者面前。

2.3 恰當使用漢語中的習語和規範語,以最佳的方式展視文化"傳真"

文化翻譯實踐的過程,可以說是對原語文字與文化內容進行深刻剖析,得其義,悟其神,然後用錘鍊過的譯語文字將其表達出來的過程。譯語不僅要保持前面所說的"原味",而且必要時還要具有"本土味",即採用規範的漢語和被中國人接受的習慣表達方式,否則同樣也達不到"傳真"效果。

2.3a 具有本土味的表達法

例如:The man is the black sheep of family.

如果把該諺語譯成"那人是全家的黑羊"便會使人覺得莫名其妙,不知究意是何含義。該譯文有兩處錯誤:一是喻體在中國人心中的形象不明確;二是本體和喻體的相似點沒指出,若把劃線部分更換成"害羣之馬",喻意就一目瞭然了。

還有些成語要轉換喻體才能被漢語接受,比如a lion in the way(攔路虎),like a hen n a hot girdle(像熱鍋上的螞蟻),The leopard8 cannot change his spots(狗改不了吃屎)等等。

語言的相互借鑑可豐富兩種語言的表現力。漢語中已融入了許多由英語直譯過來的"洋味"很濃的詞語。從英文的角度來說,西方人也樂意收集一些他們沒有的異域表達法。比如"像同一個籠子裏的公雞"直譯成英文like two cocks in the same cage是能被英美讀者接受的,如再加上一句地道的英文you'll see the flying feathers, 中文的含意是"肯定會血戰到雞毛橫飛",那麼就更加形象逼真了。又如"竭澤而魚"是譯成to drain the pond in order to get all the fish,還是採用對應英文的成語to kill the goose that lays the golden eggs爲好,筆者認爲前者更爲貼切。雖然它表面上似乎丟失了一點"洋氣",但能體現該成語那具有濃郁漢語特色的"本土味"。

2.3b 儘量使用規範的漢語,注意譯語中的"神韻"

比如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 for ornament9 and, for ability(培根的Of Studies一文的第一句話)譯成"讀書可以使人們從中獲得愉快的感覺,可以增添光彩及增長才幹",其意思雖然同"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博採,足以長才"(王佐良譯)無大異,但與原文相比,神韻味道盡失,而且還破壞了原文表層結構的三項式排比特點。

漢語的四字結構把各種語言要素和表現手段凝爲一體,結構嚴整,蘊涵豐富,如能在譯文中恰當使用,將會收到難得的修辭效果。

例如:I suppose he will be awfully10 proud, and that shall be treated most contemptuously. Still I must bear my hard lot as well as I can…

譯文:我猜他準是傲氣凌人,不把我放在眼裏,我有什麼辦法呢?只能逆來順受了……(《名利場》)。(在該句中"凌人"是原意的引申,"逆來順受"和bear my hard lot基本上同義,如譯成"忍受我苦難的命運"則大爲遜色。)

綜上所述,要準確地把握好翻譯中文化"傳真"的度,就必須考慮這三個要素:不同語域的民族文化傳統、文化內容和文化心理。從宏觀上,譯者要了解文化的蘊含、翻譯的基本理論及技巧,在微觀上要仔細觀察以上"三要素"的差異並且加以對比和分析,從而找出"文化失真"產生的原因。總之,只有在考慮異域文化的前提下把"信、達、雅"融爲一體,使譯文"神、形"並茂,這樣才能確保文化"傳真"的實現,才能真正地做好文化翻譯。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