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學習德語學習

德語“Ich”和“我”有什麼不一樣

本文已影響 2.7W人 

和德國同學接觸的小夥伴,一定會發現中國學生和德國學生的很多文化差異。下面小編和大家說說德語“Ich”和“我”有什麼不一樣,大家可以作爲學習的參考。

德語“Ich”和“我”有什麼不一樣

爲什麼中國的詩句很少有“我”這個字,而德國的詩句裏動輒就是“ich”長“ich”短?爲什麼在平日生活中,中國人也很少會說我怎樣怎樣,而德國人則一般開頭就是“ich denke” “ich finde”“ich gehe davon aus”?

某一天我突然意識到,中國人很少會說“Ich”開頭的句子。我發現自己在家和孩子說話的時候,總是在用第三人稱單數代指自己——“媽媽今天晚點回家”,“媽媽愛你們”……雖然他們早就不是小小孩兒了。

這是爲什麼呢?因爲本來就該是這樣。如果一箇中國人不停地說“我”,那別人就會覺得他很傲慢、太強勢、太過自我——自古以來就是如此。即使是中國皇帝也不說“我”,他們說“朕”,意思是“舟之縫”或者“龜之紋”(引申爲徵兆)。雖然他們位高權重,但他們就是如此謙虛。

中國的傳統詩詞也不會有“我”。在詩詞最爲繁盛的唐宋年間寫就的那些絕美詩句中,是找不到“我”的。只有時而醉酒作詩的大詩人李白(公元后701-662年)纔不憚於寫下“天生我材必有用”這樣的句子。這話聽來狂妄,但畢竟是天才所寫,人們纔不會在意。

Das unsichtbare "ich"

隱形的“我”

沒有“我”不是說這些詩句就不包含個人情感了,恰恰相反,即使是最美的描寫景緻的詩句,也是詩人個體心境的反映。可作詩人不會進入前景,中文的語法也不需要主語。

亞洲文化中對個人情感的緘默,在這位德國詩人眼裏看來是很陌生的。

那德國的詩歌是什麼樣?讓我們來看看歌德著名的《五月之歌》:“自然多明媚,向我照耀!”“Wie herrlich leuchtet mir die Natur!”第一行裏,這位詩人就已經把自己寫進去了,哪怕用的是第三格。“啊,姑娘,姑娘,我多愛你!”“O Mädchen, Mädchen, Wie lieb' ich dich! Wie blinkt dein Auge, Wie liebst du mich!”在中國文化裏,這等直白可是聞所未聞。

“我想”“Ich denke”,“我覺得”“ich finde”,“我認爲”“ich gehe davon aus”——在德國,日常生活中同事、朋友、伴侶的意見往往就是這麼直接拍過來的,不拐彎、不抹角。而在中國,話得聽言外之意(zwischen den Zeilen hören),得揣摩掂量。人家說“不”,可能意思是“好”;他要是嘟囔了句“好”,那可能只是客套,禮貌的表象後頭可能偏偏藏了個“不”。

“我”是躲在“我們”後面的。個人從屬於集體。在古代,一個理想的標準中國人,應該是個識禮謙虛的人,處理人際關係時遵從儒家思想,從不大聲反對他人,不在人羣裏過分顯擺。與主流格格不入的人只能有三種選擇,或者做個隱士,或者做個道士,再或者做個憂鬱的詩人。

在如今的中國,人們當然會首先追求個人的財富和幸福,但相比德國,集體依舊是一個重要的概念。很多人還是會把重心放在單位上,甚至把公司當成第二個家。對有些人來說,和同事不僅僅是一起工作,甚至是一起生活。下班後和同事一起吃飯或者唱K,在中國也是很普遍的現象,一起旅遊也不奇怪。(在德國,讓員工加班可是違法的,到點肯定回家~下班後,關係好的德國同事當然也會一起玩兒,但公司組織的團建並不多見。)

每多學一種語言,便是多瞭解一種文化。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德語學習內容,希望可以給大家學習帶來幫助。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